
4月29日晚,成都体育学院第三届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路演活动在学生活动中心演播厅举行,来自11个学院和学生组织的21支队伍参加路演答辩。四川省青联委员、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秘书长张海波,中国志愿服务高级讲师、中青志协大型赛会专委会委员钟平等担任评委。
本届大赛设“已落地实施项目”“创意策划项目”“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”三条赛道,聚焦社会需求与青年担当,充分展现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性、示范性和可持续性。

路演分为项目阐述和答辩两个环节,各参赛团队通过多媒体展示、数据分析和案例讲解,全面呈现项目背景、实施成效及社会价值;答辩中,选手们逻辑清晰、应答从容,展现了成体青年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。评委从项目可行性、创新性、社会影响力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,并给予了专业指导和可行性建议。

路演结束,评委张海波进行了总结,他充分肯定了本届校赛参赛项目的三大特色:一是立足体育专业优势,覆盖乡村振兴、心理健康、文化传承等多元领域;二是推动跨区域协作,如“世运成都·城市纽带”助力成渝双城建设;三是创新模式探索,如“青芽盾”融合体育与网络素养教育。并对参赛项目提出了优化建议,即突破“体育单一化”思维局限,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;强化可持续性设计与成果量化;以武术等体育特色文化符号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,提升社会影响力。

经过激烈角逐,“生活若诗”青少年社区探索、“足”梦未来 “球”知笃行两个项目获评一等奖;“世运成都•城市纽带”,“古韵动九州”,“健体铸魂•民族同心”,“天府乐龄·柔力传情——川派柔力球”四个项目获评二等奖。
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,是学校深化实践育人、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优化志愿服务平台,鼓励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,在服务国家战略、服务基层治理中贡献青春力量,书写新时代的志愿华章。
供稿单位:校团委
撰稿人:张渝萍、袁溢彤(校研会)
通讯员:原源
复审:杜康华